后续监督阶段:
定期监督评审:在认可证书有效期内,认可机构定期对实验室进行监督评审,一般 1-2 年一次,检查体系运行的持续符合性。
扩项评审:若实验室有新增检测校准项目等情况,需申请扩项评审。
复评审:在认可证书到期前,实验室需申请复评审以维持认可资格。
管理体系:需按认可准则及其应用说明建立质量管理体系,且各要素都已运行并有相应记录,质量管理体系至少运行 6 个月,包括完整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记录,能够在申请后三个月内接受 CNAS 的现场评审。
人员能力管理
资质与培训:技术人员需满足学历、工作经验要求(如检测人员需大专以上学历或 10 年经验),并定期参加内部或外部培训(如标准更新培训、仪器操作考核),保留培训记录和考核结果。
职责清晰化:通过岗位说明书明确技术负责人、质量负责人、授权签字人等角色的职责,如授权签字人需独立承担报告审核职责,不得与检测人员兼任。
内部审核(内审)
周期性实施:每年至少开展 1 次全覆盖内审,由独立于被审核部门的人员执行,重点检查体系文件与实际操作的一致性。
案例:审核员发现某批次检测原始记录未记录环境温度,需开具不符合项,要求责任部门分析原因(如人员培训不足)并制定纠正措施(如补充培训 + 增加记录核查环节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