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份验证与权限控制
多因素身份认证
结合 “用户标识 + 动态凭证 + 生物特征” 三重验证,例如:
选民需输入身份证号 / 注册账号(标识)+ 短信动态验证码(动态凭证)+ 人脸识别 / 指纹扫描(生物特征)。
对管理员、计票员等角色设置分级权限,如管理员仅能配置投票规则,计票员仅能查看统计数据,避免越权操作。
选民身份性校验
对接官方身份数据库(如公安户籍系统),实时校验选民身份真实性,防止伪造身份注册投票。
通过 IP 地址限制、设备指纹识别(记录终端硬件信息),防止同一选民重复投票。
系统抗攻击与防护机制
网络防护
部署 Web 应用防火墙(WAF),拦截 SQL 注入、XSS 跨站脚本攻击等常见 Web 漏洞攻击。
通过 DDoS 防护系统(如流量清洗技术),抵御大规模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,确保系统可用性。
漏洞扫描与渗透测试
定期对系统进行漏洞扫描(如 Nessus、AWVS 工具),模拟黑客攻击路径(如暴力破解密码、文件上传漏洞),及时修复脆弱点。
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渗透测试,验证系统抗攻击能力。
操作日志与全程审计
系统自动记录所有关键操作(如投票、计票、数据修改)的时间、用户、IP 地址及操作内容,形成不可篡改的审计日志,便于事后追溯异常行为。
选举过程中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,对投票数据、计票逻辑进行实时监督。
应急预案与灾备恢复
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(如系统被入侵、数据泄露),明确应急响应流程(如立即隔离故障服务器、启动备份系统)。
定期进行灾备演练,测试备份数据的完整性和恢复效率,确保在极端情况下可快速恢复系统。